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余欣 张冬霞)今年,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(教师教育学院)连续第四年开展“耕耘希望 筑梦青春”民族团结实践团支教项目。据介绍,四年来,支教团分别奔赴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挡将梁村、阳原县井儿沟村,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岗托镇朱孝村,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四校,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家川镇等地开展支教工作。截至目前,他们已经“一对一”持续帮扶河北省张家口市挡将梁、君子堡村的孩子65名,帮扶西藏、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北省各乡村孩子200余人,实际活动形成了调研报告30余份、支教感悟2000余份,支教日志2000多份。
四年来,该团以“携手乡村同育人,教育报国勇担当”为主题,深入挖掘志愿服务地区需求,通过“一对一”精准助学、“志智”双学,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的形式,有效打造“培根铸魂,党史宣讲”“筑梦未来,我和我的家乡”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“启智润心,助力乡村教育”等系列课程,积极建构精准帮扶、实践助学服务体系,推动乡村振兴的教育合力。
四年支教,志愿者们始终坚持“以学生为主体”,探寻新型教学模式,选择多样教学方法,精心设计“德智体美劳”五育课程内容;注重挖掘学生闪光点,关注学生兴趣及自主能力的培养;亲自走访学生家庭,关注家庭教育现状。结合服务乡村振兴工作,支教队员们还特别关注乡村留守儿童,并经常赠送学习材料,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。
据了解,该项目于2022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。
据悉,未来,支教团将继续实施以“修身+成长”“实践+技能”“奉献+爱心”为特色的“3+3”实践育人模式,扎根乡村,默默奉献,争做“四有”好老师,为农村基础教育注入活力,为帮扶学生点燃理想之光,努力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践行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青春誓言。
(图片均由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(教师教育学院)提供)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关键词: